企业管理(硕士)

发布时间:2025-05-2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学位层次:学术硕士 二级学科代码:120202 授管理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简介及学科方向

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点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教育部第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档,被黑龙江省教育厅列入国内一流学科,实现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国内一流学科建设的突破,列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同时,工商管理学科列入省级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第二层次和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省级导学思政教学团队。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厚。本硕士点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中青年专家、省六个一批人才,在国内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声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0项;发表SSCI检索、A类期刊等高水平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教育教学成果奖20余项;出版教材150余部,其中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

本硕士点拥有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价值共创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供应链创新发展实验室、大数据与行为分析实验室等多个专业科研平台,以及黑龙江省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京东集团、中央红集团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柔性引进长江学者/德克萨斯大学、西雅图大学等终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等教授;聘请悉尼科技大学终身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双一流大学长江学者、杰青等,担任研究生合作导师;聘请北大荒、京东、中央红等企业创始人、董事长等担任兼职教授/研究生合作导师,联合开展国际项目研究、高水平论文撰写和研究生培养。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现有三个培养方向:

(一)数字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管理

追踪智慧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等理论前沿,聚焦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应用领域,形成优质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供应链金融、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商智能物流等优势特色领域,解决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等资源流集成与协调优化问题。

(二)大数据营销与行为分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消费大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消费者的态度、行为和偏好等趋势,描绘消费者画像、不同类型个体消费者或群体的行为运动轨迹,为企业的精准营销提供对策建议。

(三)服务创新与战略管理

基于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等,分析高端农业、智能物流、新零售、文旅等服务领域创新发展,解决服务营销创新、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文化创新等问题。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具有科研兴趣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掌握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技术,了解本专业学术前沿与学术动态,善于提炼科学研究问题,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创新能力,能够开展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门人才。

(一)基本知识

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善于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工商管理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并展现一定的理论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从事企业管理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或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的能力。

1.系统和深入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体系,并掌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企业管理理论或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2.系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把握企业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熟练应用管理学的相关研究的方法或工具,包括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并形成独到的学术见解。

3.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文献,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进行交流,并撰写规范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1)具有综合人文素质,掌握基本哲学原理,了解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研究伦理,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掌握系统方法论,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遵守研究伦理,维护知识产权,保持严谨的求是风格。

(2)对工商管理学科抱有积极的求知欲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拥有严密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具备人际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系统的工商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能正确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方法等解决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4)具有坚实的管理与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跟踪、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学术动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本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

(5)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撰写学术论文

2.学术道德

恪守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修身正己、忠于真理、学风严谨,并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抄袭剽窃,杜绝弄虚作假,反对一稿多投,反对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养成优良的学术道德。

(三)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能熟练查阅和使用工商管理学科重要的相关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理解和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具备基本的文献搜集、整理和评析能力;扎实掌握工商管理学科规范的、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2.科学研究能力

深入了解和认识工商管理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掌握企业管理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提炼科学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理论或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同时善于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口头方式,清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展现研究成果。

3.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或项目研究,深入实际部门或企业,注重观察、跟踪和总结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运用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此开展研究,以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建议,并能够胜任某一相关管理岗位的管理实践工作。

4.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基本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无障碍地与其他研究者进行沟通交流。-方面,具备简明、清晰、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的能力;另一方面,具备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项目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

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既要参与研究生各培养环节,更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基础学制为3年,课程学习时间为1-3学期,其余时间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综合实践环节、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培养过程,最长培养年限为5年。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5学分,综合环节5 学分。

五、必修综合环节

包括学术活动、文献综述、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文献综述应在论文开题之前完成,学术活动、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应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完成。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管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