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大数据管理与应用(Big Data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专业代码:120108T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信息技术,适应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求,掌握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知识技能、具备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掌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大数据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依据工程需要自发学习和优化自身理论知识体系等一系列综合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和实践,能够具备大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大数据系统架构设计能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科学研发、智能算法设计、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系统架构、大数据系统管理等工作。
三、专业培养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问题分析:掌握大数据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事业及政府部门提供经济分析和管理决策的服务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实施能力。
4.研究:掌握数据科学理论与技能,具有在大数据环境下较强的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信息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数据治理能力。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大数据领域复杂工程和管理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和管理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大数据管理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大数据管理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大数据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大数据环境下理解并遵守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多学科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掌握互联网信息用户服务理论与方法,具备信息咨询与服务能力、互联网商务运营能力。能够就与大数据相关的复杂工程和管理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将大数据技术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掌握独立获取、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四、学制与学分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学年,本专业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含休学时间)一般为3~7年。
本专业全程总计为16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128,实践教学环节为32学分。
五、主干学科和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物流学、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多元统计分析与R建模、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机器学习、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技术基础、大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网络社会媒体营销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区块链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大数据行业应用实践、机器学习综合实验、python应用开发实践、大数据技术实验 、R语言开发实验、数据挖掘应用性实验、大数据分析实践、虚拟化技术实验、网络社会媒体营销应用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六、毕业与学位
学生在校修读时间内,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满规定的全部学分,各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毕业资格准予毕业,对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